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

嗚咽的高屏溪

擁豐沛水源及地下水之高屏溪流域
高屏溪發源於中央山脈玉山附近,舊名下淡水溪,流經高雄、屏東兩縣,是台灣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。高屏溪水量豐沛,為全國之冠,但高屏溪豐枯期水量比例為,但絕佳之地質條件,滲水性高,使得高屏溪流域有極豐富之地下水源,而優越的條件,卻沒有為周邊的百姓帶來美好生活。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##CONTINUE##

高屏溪流域

官商交相逼迫,山區水土不保
屏東縣政府核發民間廠商採運許可證,但未依法查察林木砍伐、引火整地等程序,再向林務局申請造林補助種植小樹苗,完全破壞水土保持,全國教師會等生態保育團體舉發農委會「全民造林政策砍樹林、種小樹」,屏東縣政府因此遭監察院糾正。而民間業者私闢伐木山路,假風倒木之名,行大肆砍伐之實,更是使得白賓山等山區土石崩落,大為降低上游地下水源之涵養能力。


假白賓山風倒木之名,行盜伐之實


伐木商私闢道路

「禁歸禁,採歸採」,橋樑重建全民買單
「河砂」遭盜採,導致低流路深槽下切嚴重,加速水流失,也侵蝕橋樑基礎結構。而沖積平原農地下之「陸砂」成為黑道覬覦的對象,因此數百個盜挖砂石留下的坑洞,或積水或填滿垃圾,砂石盜挖超挖造成這般破碎地景:「千島湖」、「毒龍潭」,劣化的農田是農村悲歌。2000年高屏溪斷橋、里嶺大橋傾斜改建、三地門橋斷改建,高屏大橋新建等工程,都是肥了砂石業者,卻由人民納稅買單。


里港土庫及美濃地區農地遭盜採陸砂情形
(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攝於2006.03.31)


砂石車採砂石


盜採陸砂使農地劣化造成"毒龍潭"


2000年8月高屏大橋斷裂

上游養豬、下游淨水
檢驗謝長廷高雄經驗,花150億淨水,但對高屏溪水質毫無幫助。高屏溪流域共列管事業194家,畜牧業976家,主要分佈在旗山溪與高屏溪本流,而屏東執行離農離牧政策花54億補償遷離政策,但目前屏東縣養豬頭數甚至比離牧政策前還多(現約為54萬頭)



佈滿污染源之行水區
里港附近的高屏溪行水區由經濟部水利署第七河川局管理,一眼望去之漁塭及高莖作物,抗生素、農藥、肥料會直接污染高屏溪,且該處距高屏溪攔河堰只有500公尺,此乃大高雄地區水源地,該水質即使經過澄清湖高級淨水場處理,品質依然堪慮,無怪乎大高雄地區民眾依然不敢飲用自來水。除了污染之外,養殖魚池之水泥固化設施及河濱公園等人工設施入侵,更是嚴重影響行水區之功能。


高屏溪里港段行水區種植高莖作物


高屏溪里港段行水區之養殖業

水利工程不是萬靈藥
民進黨政府以興建高屏溪攔河堰、曾文溪越域引水、吉洋人工湖等政策,企圖解決高屏溪用水問題,都是過度依賴地表水的取水模式,缺乏涵養水源的機制,是花大錢卻沒有效果的硬體建設,充分顯示執政者對地方之不瞭解,以致資源錯位。


高屏攔河堰

吉洋優良地質,涵養極佳
高屏(吉洋)大湖預計開挖700公頃良田,實為採砂,但吉洋地區有絕佳之地質條件,所以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,部分原因要拜當地的地質及水文條件之賜,地層主要由砂礫石所組成,是最佳的透水層,所以雨水河川溪水可以快速自然補注到地下含水層,形成天然的地下水庫。據里港地區耆老表示,日據時代日本人有意於吉洋附近開人工湖,以便蓄水灌慨,但經評估發現吉洋附近的地下水豐富,地下數公尺處就有豐沛的蘊藏量,於是放棄開發計畫,改以鑿井灌慨。


高屏大湖規劃圖(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網站)

徹底改善水質,才能有效攔水
高屏溪的水量主要集中於夏天雨季與颱風的豪雨,其特色是豪雨夾雜著來自上游的大量的泥沙、各式垃圾與廢棄物,滾滾黃水急衝入海。這個階段的水質之差往往是各個抽水站所敬謝不敏的。只能關閉運轉,眼見著大量水源流逝,等到急流退去,河水穩定,抽水站才再度恢復汲水功能。可見,治理高屏溪要增加的不是蓄水『量』功能,而是提升水體『品質』才是當今之急。


海棠颱風夾雜大量泥沙使得水質混濁(洪輝祥)

涵養水源,整治污水,地下水庫
要提高屏溪水質,有三個重點:一為涵養水源,恢復森林及山坡林地水土保持的功能,發揮綠色海綿保水淨化效應。二為流域污水整治,將沿岸養殖廢水、事業廢水、家庭廢水等污染源徹底截流施以物理、化學、生物處理達到流放標準,才排放入河,降低污染源。三為確保地下水庫的永續經營,嚴格限制地下水抽取量,並增加地下水補助量,並且要善加保護最珍貴的天然淨水器—地表透水層。

高屏溪之治理是國政議題
台灣島嶼狹長,中間橫亙中央山脈,大部分河流源於中央山脈,惟因流域狹窄,即使台灣雨量豐沛,卻使得大部分的水急奔向海,因此如何留住大部分的水,使得各種用水無虞,實是民生基本要件;然而水與環境息息相關,為政者興水利之任何舉措,都牽一髮而動全局,不可不慎。


砂石問題惡性循環(引自李晏儒,2007)

沒有留言: